论幸福

谢明

2014.6.1

人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。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包括衣、食、住、行。除此之外,人还要时刻准备好去面对贫困、疾病和情感带来的挑战。因此,为了应付这三大挑战和四大需求,人们从小就开始努力学习,长大后又积极工作。

 

所以,人们一方面勤劳地创造财富,另一方面又争分夺秒地积累财富。有了财富、金钱和成功带来的地位(权力),人们从此就可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了。

 

的确,人生的最高追求是幸福以及与之相伴的生活。然而,幸福与财富、金钱和地位是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。换句话讲,财富、金钱和地位是获得幸福生活的充分条件,但不是必要条件。要看清这一点,就必须理解幸福的本质。

 

什么是幸福?你幸福吗?人们很难一下回答这样的问题。原因是,幸福是一种主观的内在感觉,它似乎不可以被检测到,因此,它也似乎不可以被量化。那么,如何客观地量化幸福感?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中医中找到。

 

大家知道,幸福感是与痛苦感成反比的。痛苦越少,幸福越多。从广义上讲,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都没有痛苦的人是绝对幸福的人。根据中医理论,痛觉是因为气血及其它津液流动不畅所造成的感觉。因此,痛苦是与阻力成正比的。阻力越大,痛苦越大。这个现象在社会、经济、科教、交通、人际交往等众多领域同样存在。例如,掌握一门技能的阻力越大则学习的痛苦越大,求职的阻力越大则失业的痛苦越大,交通拥挤的阻力越大则出行的痛苦越大,市场自由竞争的阻力越大则创业的痛苦越大,等等。

 

如果痛苦与阻力成正比,那么幸福则与阻力成反比。所以,广义的物理量-阻力-可以用来量化幸福感,并帮助人们理解幸福的本质。

 

首先,幸福感来自过程而非结果。这是因为,没有过程,就谈不上阻力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结果或成功只会带来短暂的幸福感。获得结果或成功之后,如果没有下一个奋斗目标及过程,人们只会有空虚感而不会有持续的幸福感。因此,人们平时要有两个目标,一是当下的目标,二是实现了当下目标之后的目标。只有这样,才能不断地享受过程带来的幸福感(或痛苦感)。

 

其次,幸福感其决于外部因素。这是因为,阻力是外部因素造成的。当外部因素造成的阻力很小时,事事顺心,处处满意。此时,人们的自我意识是,这种幸福感似乎发自人们的内心。但是,这种幸福感的真正源头是外部因素。所以,饮水要不忘思源,幸福之后要不忘感恩,即:感谢所有为我们提供有利且阻力小的外部因素的人士、团体或组织。

 

既然幸福感来自过程,那么幸福也取决于主观的选择和自觉的坚持。人们常说,条条道路通罗马。但是,通向同一目的地的不同道路上的阻力是不一样的。选择对了,实现目标的阻力就会小。选择不对,实现目标的阻力就会大。另外,有了对的选择,但是没有坚持,前进的方向最终也会被迷失掉,导致阻力加大、困难重重。所以,追求幸福,必须学会正确的选择和正确的坚持。

 

最后,人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幸福感来自过程这个原理,主动地营造一些让自己很容易感受到幸福的过程,例如:走亲戚,访朋友,参加音乐会,看电影,读小说,写字,写诗词,演奏,散步,游泳,做运动,登山,等等。

 

所以, 无论有没有财富、金钱或地位,人人都可以营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。另一方面,人人都可以为别人的幸福生活助一臂之力。当所有的人们天天都过着幸福的生活时,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。更重要的是,实现和谐社会与追求财富、追求金钱和追求地位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。因为, 财富、金钱和地位是获得幸福生活的充分条件,但不是必要条件。

 


| Office: N3-02C-96 | Phone: (+65) 6790 5754 | Phone: (+65) 9837 9612 | Fax: (+65) 6791 3712 | Email: mmxie@ntu.edu.sg |